【光明日报】医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使命

来源:中国职业医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稿件来源:光明日报,2021-07-18,第06版|作者:秦启元 |编辑:王冬梅|发布日期:2021-07-18 |阅读次数:57 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医院毕业后,先后在读硕士、博士,并接受过外科培训,现

稿件来源:光明日报,2021-07-18,第06版|作者:秦启元 |编辑:王冬梅|发布日期:2021-07-18 |阅读次数:57

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医院毕业后,先后在读硕士、博士,并接受过外科培训,现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有5年了。我还记得我的导师问我:“你认为临床医生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?”那时,我雄心勃勃:“发明创造,造福患者。”指导员意味深长地说:“那你要更加努力,循证医学之路。”

作为临床医生,治病救人,医学研究,都是“为病而行”的使命。天堂”。还记得年初有一位年轻的女病人从湖南来我院急诊科就诊。她在当地医院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和肠梗阻。一家人连夜赶到广州,怕耽误病情,因为只是周末。紧急观察。嘈杂的观察室里,她痛苦地躺在车床上,饱饱的肚子和反复的呕吐表明她的情况越来越糟。在当地医院仔细检查了她检查的CT图像后,我告诉家人,手术可以做,应该快,但肿瘤有淋巴转移,手术不足以治愈疾病,后续化疗是不可或缺,更精准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个体化。检测。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,紧急手术顺利进行,后续检测意外发现罕见的基因变异。基于此,我们为她设计了免疫治疗巩固方案,有望治愈她的非早期癌症。我认为科学的力量和医生的决心一样重要。

作为一名外科医生,每一次手术都是一个战场,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任务。无人研究的“冷门地带”甚至是水下冰山,放射性肠损伤就是这样一种“小众”疾病。为减轻此类患者的痛苦,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原副院长、已故导师王雷教授牵头制定了《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》。中国(2018)。”在导师生命的最后阶段,他仍然希望研究能够走得更远,帮助多一个病人。 “不放弃每一次机会,不放弃每一个病人”,这已成为我对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的执着和坚持。

我还记得广州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。我院承担了大量外籍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。时间紧迫,任务繁重。作为一名党员、青年医生,我积极邀请应莹参与一线核酸检测工作。全市人口普查开始时,医院接到上级命令,立即组队协助区域防控核心。周末刚结束24小时二线手术值班和日间巡查,继续参加医院召开的应急工作会议,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和院内核酸检测。接到通知,当晚要求我们离开增城区待命,进行核酸检测。但与此同时,科室在周末的手术中遇到了困难,紧急上台求助。我立刻冲进手术室。经过2小时的艰难操作,装配喇叭如期到达,1小时内装配完毕,出发。连夜赶到后,立即与增城区卫健委负责人就核酸检测方案和现场部署进行了沟通。次日正式检测有序高效,核酸检测任务提前完成。虽然连续工作让我感到疲惫,但临床工作与抗疫工作的高效衔接也让我兴奋不已。我亲身体验过“成为一个国家,只有自己的成功”意味着什么。

治疗师是具有特殊能力和特殊责任的职业。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门艺术、一种事业、一种使命。 “心胸开阔,实事求是,德才兼备,家国情怀”,要牢记在心。医生只有永远保持初心,才能克服一切障碍,勇往直前。

(作者:秦启元,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三区副主任医师,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)

p>

原文链接:

p>

文章来源:《中国职业医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yy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22/686.html



上一篇:医之行者董延召:专注肢体畸形矫治 勇攀医学高
下一篇:长水教育衡水实验中学优秀学子:心怀医学梦,

中国职业医学投稿 | 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| 中国职业医学版面费 | 中国职业医学论文发表 | 中国职业医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国职业医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